距离2345面试已经快一个月了,也是我面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第一站,先说说面了啥吧。
2018年秋招的惨淡结尾,让我明白了很多,这个社会对新人的忍耐力真的很有限,当你去面试,周围全都是有五百强实习经验的人,越是大厂,面试的人越优秀,你说,毫无经验的你,怎么能够不被撸下来?同时,这个社会对做科研的人的忍耐力更是有限,导师要求你每天像上班一样打卡签到,不能无故缺席,还动不动用毕业威胁你,而公司要求你能说会道,有实习经验。我面试最常碰到的一个问题,每次必问,你怎么好像没有实习经验呀??天知道我也多想要有实习经验,我也想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有吹牛的资本,可是,我分不了身。但是机会终归是自己争取的,再苦再难也有很多人偷偷的出去实习了,这都是分学校,分地域,最重要,分导师!
也正是因为秋招的惨淡,我想春招前混个经验,在实习僧上投了很多公司,把上海苏州关于产品经理的公司都投了一个遍,结果就是,石沉大海。2345是唯一一家让我去面试的公司,惊喜意外的同时又在想,这年头谁还用2345,会不会没前景!我总是那么的瞻前顾后,患得患失。
面试那天跟老师请了假,紧赶慢赶到公司的时候还是迟到了,一进去,别的面试者已经开始做题了,对,第一关,做卷子,卷子里的内容很杂,专业知识,数学知识,语文知识。清楚记得专业知识里面有一个,关于QQ,微信,饿了么的日活估计(当时自己对这个没有了解,准备不充分吧),饮料瓶为什么要做成圆柱形的。数学是一些推理的东西,语文是诗句。之后就是做游戏了,挺有趣的游戏,快乐大本营经常有,叫“你说我猜”,两个面试者一组,一个描绘面试官给的词汇,另一个猜。我也是第一次玩这个,还有一个小插曲,面试总共九个人,所以我是被剩下的一个,之后面试官找了已经做过的一个人,那个人自嘲自己不太会讲话,怕坑了我,跟面试官说让我换一个,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,说没事没事,还让他有信心。之后确实证明,选择队友也很重要。
最后一关是专业面试了,两个面试官,一男一女,问的都好专业。总结一下问题就是:
1.基本的自我介绍;
2.为什么想做产品经理,从决定做产品经理之后都做过哪些努力;
我的回答是,看过一些书,报了一个培训班,做过一个喜马拉雅的产品分析报告。接下来就惨了,全部的问题都是围绕我的产品分析报告,它是怎么样做的,这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
3.你平常除了那些常用的,会用哪些app,紧张的我,脑子里只有喜马拉雅,我的天。
4.还问我,一个工科生为什么想转行,动机是什么!我回答薪资和环境,面试官就说那为什么不做开发,我说开发需要长期的积累,学很多东西,自己本身没有什么优势,而产品经理没有对口的专业,大家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。
基本的问题都会围绕这些东西,最重要是准备充分。与我而言,我觉得,不要我很正常,和我一起面试这个岗位的一共就三个人,一个是实习经验很丰富,在蔚来汽车做了一年的产品相关实习,一个是计算机专业的。竞争不算激烈,换我是面试官,我也会要那个有经验的吧。虽然面试了很多场,依然过不了面试。就如,听了很多道理,依然过不好一生。
有时候我也在想,自己这样挣扎是为什么,为什么不像大多数同学一样,做做本专业相关的,倒倒班,做做设备,工艺,做研发。有时候也很怀疑自己,一无是处,却有着一个想要突破天际的心,怨天尤人,却又没有做出相应的努力。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明确的规划是真的可怕,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的思想也是真的可怕,因为你会发现,那些有规划的人,早已经上岸,而你,船都没有找到。
在转行想做产品经理的路上,认识了很多想转产品经理的人。话又说回来,做产品经理的人真的是五花八门,什么专业的人都有,材料可能是最常见的专业吧,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大三,研二,或者更低年纪的,很多名校的学生。我也认识到,自己虽然处在名校,却终究是二本院校上岸的,眼界远远不如那些人。有远见的人,早早的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一生,并做出相应努力,而没有远见的人,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去。转行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没有远见,也没有努力,最好的积累经验找实习的时间真的不是你要找工作的时候。认识的小朋友,有去新浪的,有去滴滴的,早一定比晚好,现在也比再晚好。
还是要送一句话给自己,材料人永不言败,希望春招能有所收获。